電話:0566-2565704
郵箱:jingxin2020652@163.com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安徽省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9年8月19日
安徽省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
(2019—2021年)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的要求,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國辦發〔2019〕24號)精神,在我省全面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加快推進技工大省和制造強省建設,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目標要求
2019—2021年,全省共開展各類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200萬人次以上。到2021年底,全省技能勞動者總量達到550萬人以上,其中高技能人才總量達到180萬人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的比例達到30%以上,努力在職業技能培訓的體制、模式上闖出新路,在技工培訓的數量、質量上走在全國前列,全面提升勞動者素質和全要素生產率。
二、面向企業和重點群體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一)發揮企業培訓主體作用。鼓勵企業適應生產經營、技術進步需要,制定職工培訓計劃,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職業技能培訓活動,政府按規定給予支持。對企業開展的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根據培訓合格人數,按不低于人均800元標準給予企業培訓補貼。對重點企業(困難企業)開展的職工轉崗轉業培訓,根據培訓合格人數,按不低于人均1200元標準給予企業培訓補貼。對企業開展的職工崗位技能提升培訓,按中級工1500元、高級工2000元、技師3500元、高級技師5000元標準給予企業培訓補貼。符合條件的職工取得初、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可全額申領失業保險技能提升補貼。職工個人自費參加社會化技師培訓(包括高級工晉升技師、技師晉升高級技師的培訓),按現行有關政策執行。支持對勞務派遣人員開展企業職工崗位技能培訓,按規定給予培訓補貼,具體辦法由各市制定。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就業扶貧車間等各類生產經營主體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勞動者(以下稱“貧困勞動者”)就業,以及參保企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并開展以工代訓的,按每人每月200元標準給予生產經營主體以工代訓補貼,最長可達6個月,以工代訓補貼與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補貼不可重復享受。經所在地培訓行政主管部門同意,行業協會、龍頭企業、骨干培訓機構等可圍繞本行業領域工種(項目)為省內中小微等各類企業提供技能培訓服務,政府按規定給予培訓單位培訓補貼。實施高危行業領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動計劃,嚴格執行培訓合格后上崗制度,對開展脫產安全技能培訓不少于3天的,根據培訓合格人數,按每人每年300元標準給予培訓補貼。全面推行以企業職工為培養對象的企業新型學徒制,三年培訓不少于2萬人,按不低于每人每年4000元標準給予企業培訓補貼。
(二)調動重點群體參訓積極性。圍繞全面提升勞動者職業技能水平、有效化解結構性就業矛盾,對貧困勞動者、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以下稱“兩后生”)、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含新生代農民工、退捕漁民)、下崗失業人員、退役軍人、就業困難人員(含殘疾人,下同)等實施免費就業技能培訓,并對初次參加技能鑒定的費用予以免除。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兩后生”參加培訓期間,按每人每天50元標準給予生活費補貼。對退役士兵技能培訓,按人均2400元標準從就業補助資金中給予支持。對司法行政部門組織的余刑不滿1年監獄服刑人員、強制隔離余期不滿1年戒毒人員就業技能培訓,省級財政根據年度培訓合格人數,按人均1200元標準(含技能鑒定費)給予支持。對司法行政部門組織的社區服刑人員就業技能培訓給予經費支持,具體操作辦法由省司法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另行制定。貧困勞動者參加技能脫貧培訓、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參加就業技能培訓,按現行有關政策執行。對招收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學生并開展新技工系統培養的技工院校,按每生每年5000元標準給予培養經費補助。對子女接受技工教育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按每生每年3000元標準給予補助。對有創業愿望的勞動者開展創業培訓,按規定落實創業培訓補貼政策,并提供培訓項目推薦、創業擔保貸款、后續扶持等服務。鼓勵各地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及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和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素質提升計劃,開展職業農民技能培訓。
(三)提高培訓管理服務水平。建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用工單位培訓需求收集制度,大規模開展精準職業技能培訓。實行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目錄清單管理,向社會公布培訓項目目錄、培訓和評價機構目錄。國家動態公布的新職業,由各市自主確定培訓課時及補貼標準。支持各市在省級就業技能培訓工種目錄基礎上制定地方補充工種目錄。各市可在省級培訓工種(項目)補貼標準基礎上適當提高標準,重點支持本地急需緊缺工種(項目)培訓。企業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工種(項目)不受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目錄限制,由企業自主確定后報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審核。企業職工崗位技能提升培訓由《國家職業資格目錄》中技能人員類職業(工種)擴大到可實施職業技能等級認定以及技能人才自主評價的所有職業(工種)。勞動者在省內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后取得證書(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專項職業能力證書、特種作業操作證書、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資格證書、培訓合格證書等)的,由培訓機構所在地培訓行政主管部門按規定給予培訓補貼,原則上每人每年可享受各類培訓補貼最多3次,但同一職業同一等級不可重復享受。鼓勵各地對貧困勞動者、去產能失業人員、退役軍人、殘疾人等群體開展項目制培訓。減少職業技能培訓紙質申報材料,逐步推行電子證照、電子證明和電子簽章,依托現代信息化手段進行審核。
三、推進公共培訓支持政策供給側改革
(四)加大政策供給力度。支持各類企業特別是規模以上企業或者吸納就業人數較多的企業設立職工培訓中心,鼓勵企業與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共建實訓中心、教學工廠,培育建設一批省級示范產教融合型企業。企業舉辦或參與舉辦職業院校的,市縣人民政府可根據全日制學制教育畢業生人數或培訓實訓人數給予支持。推行以職業院校在校生為培養對象的現代學徒制,三年培訓不少于2萬人。公辦職業院校、技工院校承擔社會化職業技能培訓獲得的可支配業務收入,由學校自主分配,可將一定比例的業務收入作為增量部分納入績效工資總額管理,對培訓人數超過在校生人數一倍以上的,在核定績效工資總額時予以重點傾斜,按勞分配給承擔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一線教職工。根據信用等級評定等情況,采取以獎代補、購買服務等方式給予承擔補貼性技能培訓的各類職業培訓機構激勵支持。
(五)加強載體平臺建設。支持企業設立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技能大師工作室,政府按規定給予補助,每年認定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40個。支持技工院校建設職業技能提升訓練基地,實訓設施設備向參與培訓的企業、職業院校、社會培訓機構全面開放,僅收取實訓耗材成本費用,政府給予實訓設施設備升級改造補助,具體補助政策另行制定。支持職業訓練院結合實訓條件自主調整補貼性技能培訓工種(項目),報所在地市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同意后組織實施。支持高危企業集中的地區建設安全生產和技能實訓基地,對符合省級認定建設標準的,省級在分配下達就業補助資金時予以傾斜支持,每年認定數量不超過4家。
四、提高培訓與評價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
(六)創新培訓內容方式。加強職業技能、通用職業素質和求職能力等綜合性培訓,將愛國意識、職業道德、職業規范、工匠精神、質量意識、法律意識、安全環保、健康衛生、信用建設、就業指導等內容貫穿職業技能培訓全過程,納入培訓結業考核內容范圍。要在各工種(項目)規定的總課時內,安排4—8個課時開展消防、安全、保密、艾滋病預防、非法集資防范等專題教育培訓。鼓勵行業協會、龍頭企業、職業院校、技工院校等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標準化建設,開發培訓教材,政府通過購買服務方式予以支持。加強創業指導師資隊伍建設和教材開發,圍繞促進創業開展經營管理、品牌建設、市場拓展、風險防控等創業指導培訓。適應產業結構調整升級要求,大力開展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等新產業培訓,將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電子商務等新職業新技能培訓納入補貼性培訓范圍,具體工種(項目)及補貼標準由各市確定。推行“互聯網+職業培訓”,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強優質培訓資源供給,依托安徽職業培訓網絡大學建立培訓電子檔案和學分累計制度,建設職業技能培訓師資庫,推行國家級、省級技能大師線上授課,在線課時按比例計入培訓總課時,促進技能培訓與崗位使用精準對接。
(七)完善技能評價體系。完善技能人才職業資格評價、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專項職業能力考核等多元化評價體系,嚴格執行國家職業資格目錄制度,統籌做好通用工種、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工作,落實國家對于準入類職業(工種)上崗前必須參加技能培訓及鑒定的要求。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開展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按照國家部署,適時開展職業院?!皩W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工作。面向行業協會、企業、院校等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第三方評價機構遴選工作。加強社會化考評員隊伍建設,開發一批急需緊缺職業(工種)題庫,逐步向社會公布題庫資源。建立職業技能鑒定信用檔案制度,加強對技能評價機構、評價對象等信用監管,完善技能評價機構退出機制。在工程技術領域實現高技能人才與工程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開展建筑工人技能考核評價,推動提高技術工人待遇。
五、加強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組織保障工作
(八)加大資金保障力度。完善政府、企業、社會多元投入機制,統籌發揮失業保險基金、就業補助資金、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等作用,使用失業保險基金滾存結余設立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項資金,支持各地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具體籌集使用辦法由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另行制定。各市縣可從就業補助資金中安排專門經費,對職業技能培訓教材開發、師資培訓、技能競賽等基礎工作給予補助。鼓勵縣級人民政府整合各類培訓資金,建立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專戶。企業要按有關規定足額提取和使用職工教育經費,其中60%以上用于一線職工培訓。
各級稅務部門依照稅法相關規定,認真落實將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限額提高至工資薪金總額8%的稅收政策和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政策。
(九)嚴格培訓資金監管。依托安徽職業培訓信息管理系統,建立職業培訓機構信用等級評定制度,確保全省所有補貼性技能培訓項目全部納入系統管理,并實現與就業社保、公共信用等信息的共享比對。優化補貼發放服務,將補貼資金直接撥入勞動者的社會保障卡或銀行卡,以及企業、培訓機構等在銀行設立的基本賬戶。加強專項審計和第三方績效評價,推動第三方線上線下對培訓資金的監管。各市縣人民政府應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加強培訓資金屬地監管。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在門戶網站設立“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欄,及時發布國家和我省培訓政策,公開培訓資金支出情況。強化廉政風險防控,對挪用、占用、截留培訓資金和以虛假培訓等套取、騙取資金的,依法依紀嚴肅處理。
(十)加強培訓組織領導。依托省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建立省級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工作協調機制,形成省人民政府統一領導,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牽頭主抓,省直行業主管部門、群團組織等共同參與,市縣人民政府組織實施的工作機制,建立工作情況季報、年報和重大情況專報制度。加強輿論宣傳引導,依托互聯網、基層公共服務平臺等,廣泛宣傳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加大政策推送和解讀力度,幫助企業、培訓機構和勞動者等及時了解熟悉,提高政策知曉度和惠及面。
本實施方案自印發之日起執行,至2021年12月31日終止,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負責解釋。我省現行職業技能培訓等相關規定,凡與本實施方案規定不一致的,按本實施方案執行。各地在執行過程中如有問題,請及時向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報告。